页次:1544/2402页,每页15条,共36017条   
  • 员工
  • 11
标题:

2016/7/4 12:37:39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自助餐,个人觉得有点“大跃进”了,员工吃饭确实不再拖拉了,以后就不是拖拉的问题了,而是为了能够有菜吃,能早去就不会晚去,谁都不愿意去吃饭只剩菜汤,甚至汤都没有,毕竟食堂吃饭的不止是员工,还有司机朋友。至于说想通过自助餐来提高大家的觉悟、意识,建议多跟踪一下真实结果,毕竟很多事情,不是总朝着美好的那个方向发展,人性本不恶,但在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整体素质水平,没有制度或约束而想通过自觉来改善,是不是步子迈得有点大了。
  • 员工
  • 回复楼下同学
标题:

2016/7/4 11:36:06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所以我们才在企业宣讲会跟你们说这里叫“骂人版”嘛,哈哈,你不觉得,大家那么坦诚,群众监督干部,有问题宁可公开吵架也不私下捅刀子。员工有自由言论的渠道,简直是其他企业不可想象的啊!

表面一团和气,内部互相捅刀子的单位,可不少啊。别怕,以后你觉得谁会给你穿小鞋,你就上来喷他——企业需要阳光,阳光照耀的地方,才没有暗涌和阴谋
  • 员工
  • 实习生
标题:

2016/7/4 11:30:01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快要到桂林培训了,特来看看力源的留言板,给我的感觉真的不太好,内部出现太多小摩擦,怕怕。
  • 员工
  • 南宁自助餐
标题:

2016/7/4 8:57:50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南宁自助餐才搞了两天,有建议大胆的提。总体来说,南宁每天用餐的人最多,能够发挥员工的自主性已经是很大进步了,至少,现在没有人天天拖到很晚才去吃饭,厨师也都解放出来。一小点毛病我觉得就说“无药可救”不客观,对于付出努力的南宁团队也不公平。我前两天也去吃了一次,有几个点我觉得要改进。

1、大菜不要一口气全部上来,确实,那天我去的时候,12点半已经没有主菜了。整个用餐时间在1小时的话,大菜应该隔开20分钟上菜一次,这样才能保证前后均匀。(刚去的人,连续打几个主菜,也没必要,每个时间段里,保证4个菜最合适,一个主菜,1到2个荤素搭配,1到2个素菜)

2、饭要分两边放:有人习惯先打饭有人习惯后打饭,人多的时候还在排队,人少的时候就不断有人走回头路。

3、汤太低,每次要弯个腰不方便。

4、现场标识不醒目,箭头太小,现场还没有标语等,这方面要像海南公司学习,对用餐礼仪都上墙宣传。

5、最好可以考虑装个广播,对用餐礼仪做宣传教育:在南宁,我们发现排队打菜时候对着菜说话的、混在一起不想打卡的、挑菜的……还时有发生。

员工素质会因为变成了自助餐就瞬间变好?就像楼下说的,确实是扯淡。但是,通过搞自助餐,让素质不好的人暴露出来,通过帮助教育、甚至批评,让他们脸红,让他们不敢表现出低素质,这恰恰反过来说明了今天这样改变的重要性。

你上高铁敢不排队,敢抽烟?你试试?搞自助餐,就是这个意思。
  • 员工
  • 采购实习生
标题:

2016/7/2 11:38:53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今天跟同学聊天,聊到一同学小公司的运作所遇到的人员相关问题,想起来自己实习的时光x实习期间,公司从没有给予新人一个明确的目标,如什么情况下会加薪,什么情况能升职,没有告诉相应员工对于他们群体的职业生涯规划x在这方面建议加强x
  • 员工
  • 123
标题:

无可救药

2016/7/1 19:38:40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无语啊,听说南宁食堂搞自助餐也是黄大鹏搞的 很失败呀 ,去前面的撑死,后面的吃点青菜就不错 
      做鸡腿有的打5个后面的没得吃;酸甜排骨 去后面的的绝对不知道 有这道菜;猪脚包黄豆 后面吃点黄豆 ;牛肉苦瓜 后面的吃苦瓜xxxxxxxx
      我建议嘛,恢复以前 。汤  要换一换新鲜的汤 不要每天吃点生粉水  对于个别说吃不饱的叫他打双份菜,想吃又不舍得花钱那有这等好事。现在是花同样的钱,有人得吃有人不得吃。公平何在?所谓的素质都是扯蛋
  • 员工
  • 湛江人才
标题:

2016/6/29 22:07:38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罗晨堃每个月算错是不是事实、不帮员工买社保是不是真实存在,如果你们觉得我说的事情是无中生有,大可请集团派人过来调查,人身攻击也好,不是君子也罢,对他这种人实在是没办法忍受。我也听过黄大鹏总监讲企业文化,真心觉得这个公司很好。但是就是看不怪说一套做一套的罗晨堃,反正只发现他拍马屁的功夫做得很好,黄总监用人要谨慎啊!
  • 员工
  • 退休员工
标题:

2016/6/28 19:09:44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谢谢人力资源的回呼,今天我去银行领到一卡通了。
  • 员工
  • 东东
标题:

2016/6/26 10:01:57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另退休人员的社保一卡通情况:本次办卡分给全市范围内的七大银行办理,各退休人员分布在各社区,企业是不知道具体哪个银行办理哪个社区。所以请退休人员拿着身份证先到附近银行查询自己属于哪个银行办理,然后再到相应的银行领取社保卡。
  • 员工
  • 退休员工
标题:

2016/6/25 19:56:57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请问人力资源,还没办一卡通退休员工什么时候公司帮办,或还是需要自己去办,去哪里办,具体程序是怎样,能详细在这里介绍一下好吗。谢谢,
  • 员工
  • 老员工
标题:

支持大鹏

2016/6/25 9:41:34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我是支持大鹏的,他说的是理,工作讲的是方法,很多事不是一下子就马上见效,但是这几年公司的发展有这些年轻一代很大的贡献,我们要支持他们放开手脚去做,而不要风言风雨。
     各级干部员工进行监督是没有问题的,但反应问题时要具体化,要有实证,不要听风就是雨。大鹏他们干活也会有不足之处,人各有所长,只要所有大学生进入公司后都能象他们这样去拼,并且带着大家去拼,公司10年内的成长是可以预测的。不服,请3-5-10年分阶段看看。
  • 员工
  • 人力
标题:

社保一卡通

2016/6/24 7:22:45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你好!上次公司统一发放的社保一卡通,卡内有员工本人五险缴纳的信息(目前只有医保功能)。当时是社保所与公安局共同办理的,没有经过企业。所以在办理中如出现社保所信息与公安局现有的信息不同,就不办理。因各种原因我们公司部份员工没有办理成功。
在5月份公司曾统一办理过一批,预计要3-6个月后才能得到。对于还没有办理的员工,需本人到相应的银行办理,相信办理后得卡的时间会比企业统一办理得卡时间会短很多。
办理时需注意的:
1、 办理的银行:桂林漓源的员工可以到农行办理(微笑堂旁边的分分钟农行)。  桂林力源的员工到桂林银行办理
2、 需要准备的材料:身份证原件、两张白底一寸的相片
3、 社保一卡通领取或激活前:在2016年12月31日前原医保卡仍可以使用。
4、 社保一卡通领取后:在2016年12月31日前要到相应的银行激活,初始密码是123456。48小时后原医保卡内的钱自动转入,原医保卡不再使用。
5、 2016年12月31日后仍没有办理社保一卡通的,后续再办理手续可能要麻烦些,请及时办理。

  另退休人员的社保一卡通情况:本次办卡分给全市范围内的七大银行办理,各退休人员分布在各社区,企业是不知道具体哪个银行办理哪个社区。所以请退休人员拿着身份证先到附近银行查询自己属于哪个银行办理,然后再到相应的银行领取社保卡。
  • 员工
  • 回复工商学子
标题:

2016/6/23 22:54:58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同学你好,

您可以把简历发动到 hrliyuan@qqxcom

当然,物流专业要求较高:沟通协调能力,承压能力,能长期在区外工作。希望你结合自己的情况做出判断,再次感谢您对企业的关注
  • 员工
  • 欢迎拍砖
标题:

人力线条

2016/6/23 22:41:52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如果人力线条的工作真的已经做好了,今天还要那么拼命干什么?

对内支撑,人力专员们熟悉业务吗?还不熟悉;人力专员们都善于做员工谈话吗?不会;组织工作、团队建设呢?还没上道。对外,行政工作、政府接待都有礼有节、能保护企业的利益了吗?还不能;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呢?不少人工作习惯不好,电脑桌面像垃圾堆;招聘面试太青涩;有些人不敢坚持原则,看见凶的就有点软弱……

但好在,还是有不少人在努力的。人力小讲堂十六期,星期一讨论,星期三试讲,星期四宣传正式讲,这些人从没占用过工作时间,都是晚上加班搞;分公司项目组,包括我自己,今年也算走了不少公司,和不少公司的骨干交流过,做了一点文化建设和团队建设的工作,自助餐各个分公司开动起来,也算是给大家做了点小小的事,接下来工作服、企业标识、厕所和宿舍都在计划之内,争取把员工素质搞起来;人力一张表,越来越规范——员工信息、工资信息、人均效率表、安全月报,现在都算拿得出手,全集团点名道姓任何一个人,如果认为你的工资社保不对,集团都能给你查出个准数,说得出理由(也已经有不少公司的人来咨询过了);人力价值评估一张表也总算在6月新鲜出炉,安全-基本业务-团队建设三大方向的评估,对这些干人力的人也提出新的要求。人力资源操作标准手册,新版已经修订完毕,分公司从入职到工伤到解除合同,每个细节都有指南,每个细节都有法律支撑和推敲——说真的,现在处理起捣蛋的人,还真不怕他不服。

测评工具、访谈技术、一线经验萃取与课程开发技术、教练技术,未来面向1000万吨级企业人力需求要准备的工具,今天已经开始筹备,线条里能干的一群人,也都鼓足了劲准备学习和实践。所以我们搞起人力训练营,练,回到各个公司,大张旗鼓的干!

欢迎兄弟们拍砖,不用说大的,你就具体说,哪天哪个人哪件事你觉得不对,为什么你认为不对。错了我带头认错,改;当然,要是我认为你说的不对,你也别介意我肯定要公开和你吵架,吵出真理为止。要干活肯定要得罪人,既然要得罪人,那就要公开得罪,把大家都拉到阳光下,直截了当,才能坦诚的搞好工作—— 管理不是分清责任,而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我一直都这么认为。
  • 员工
  • 回复楼下
标题:

只有一个人说,就最好别信

2016/6/23 22:18:47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一个人吹牛不是本事,搞不好还是企业的悲哀。

但是,如果一个企业的人都来“吹牛”,都来说说自己的故事,说说自己怎么以客户为中心,怎么艰苦奋斗,怎么关心同事,每个人都能说出自豪感,这个企业才是真牛。

你不相信某人之口,是对的,恰恰证明了今天各个公司都发动大家来讲故事,大家来说自己的必要性。希望大家都来说说“真故事”,而不是某人“编故事”,这样的故事才有力量,才能反映到行动上,才能让客户买账。
页次:1544/2402页,每页15条,共3601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