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类人什么时候“挣钱比一切都大”,在他们心中只有“钱”没有“责任”。他们通常会主动逃避自己的“社会责任”,并且偶有成功。但由于社会的设计,大多数时候在他们“挣到钱”的同时,社会会强迫他们不得不去完成了他们的“责任”。
另一类人,他们在“挣钱”的同时,也不排斥自己的“责任”。他们会很好的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但也偶有失职。 还有一类人,他们能够主动地通过寻找出自己的“责任”,并完成它从而取得社会的承认——大把的金钱。也不排除“社会失察”的可能。 社会就是由这几类人组成,想分也分不开。但各个社会组织为了减少自己的内耗,必定会想方设法的努力将他们趋于一致,“选材”、“教育”、“淘汰”。。。。想“平和”也难“平和”哦。 |
平和先生为公司发展的一片苦心可鉴,道理也说得不错,只是感觉到最后一句使整篇文章的味道变了样。要真正做到心态平和,理应正视现实,太理想化则难以平和。
愚意以为,我们的养户能养好鸡赚到钱比较重要,至于觉悟是否达到“为了保证节后市场的供应”其实并不是很重要; 同理,员工能加班加点做好工作比较重要,究竟是为了挣些加班费还是社会责任也许难以说得清楚; 再同理,究竟是员工先提高效率才得到企业关心,还是企业先关心员工才能提高效率?这个问题困惑着很多企业,也困惑着很多员工。如果公司和员工都聪明到足以想清楚这个问题,没人会在这费口舌。如此看来,允许一部分不怎么聪明的员工存在在所难免,做领导的应该多想想怎么使这部分员工尽快变得聪明些,而少些考虑适不适宜在我们这个公司工作,这也是“造人”的内涵吧? |
过年回家,回家过年,这是中国人必有的情节,太值得理解了。不过为了大多数人能够了却这个情节,很多很多的人又不得不放弃这个情节,如节日营业的商店职员,公交车、火车的乘务员,电视台的演职员。。。正是由于他们的牺牲才了却了全体中国人的这个回家过年的情节。社会如此公司也不例外,为了保证节后市场的供应,我们的养户,他们也只好在鸡棚里与众鸡们过节。
同理,为了保证他们的供应,我们饲料厂不得不加班加点。这跟钱有关系,也没有关系。和上述服务企业一样这是我们企业的社会责任,社会也会用钱来报答我们企业。为了这个份责任公司已经从临桂、梧州调了上千吨的料了。但由于各地都在备料过年,他们的能力也会有限,况且也有个效率问题。 再同理,企业要关心员工,但它如何关心?没有了效率一切都会免谈。所以好的公司,他们的员工一定会非常的关心他们的企业效率,通过企业效率的提高来使企业能够更好的关心自己。这样的员工必定是聪明的员工,由他们所组成的企业才是好的企业。至于员工间的互相帮助就更不用说了。。。。连这都做不到的人不适宜在我们这个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