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次:1952/2394页,每页15条,共35909条   
  • 员工
标题:

2011/1/25 4:33:47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玉林领导怎么可以这样安排员工大年三十和初三晚上上班?脑残啊! 
  • 员工
  • 分红
标题:

2011/1/24 21:39:15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财务工作效率也太低了吧!?去年的东西还没做出来吗?
  • 员工
  • 等待分红
标题:

2011/1/24 21:01:07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又是一年了等分红和时间还没见动静,真是的。
  • 员工
  • 或许
标题:

2011/1/24 19:09:31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因为销售有固定,成功且科学的培养模式,良好的业绩评定体系和管理层的重点关注。信息的及时沟通反馈,成长的答疑和解惑,业务难题的讨论和总结,成功的经验被不断的讨论和复制,这样的队伍成长起来想不快都难。。。。。

设定好科学的评定体系,沉到你要培训和考核的员工中去,端下你的架子,多交流和沟通,人力这块就不会做的太差···
  • 员工
  • 咋回事
标题:

2011/1/24 16:54:01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好像现在他们销售的人才培养速度越来越快了,怎么揍的?
  • 员工
  • 分享
标题:

2011/1/24 15:44:57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国学智慧精粹: 
  掌握进退自如的生存智慧 
  领悟刚柔相济的处世策略 
  学会顺逆从容的自然选择 
  感受祸福相倚的因果效应 
  创造静躁合一的人生状态 
  提升企业发展的管理之道 
  儒道精髓—— 
      以“仁”为本,是企业和谐发展之根本 
  以“义”育人,可培养企业团队精神 
  以“礼”待客,赢得人际关系,获得企业信誉 
  以“智”为贵,勇于创新,不断发展 
  以“信”为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信是做人之本、兴业之道 
  • 员工
  • 感觉
标题:

2011/1/24 15:21:10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企业越做越大,员工结构越来越分化出更多的层次,用人和培养人谁都看的出来应该是企业目前在大扩张的同时亟待解决的问题。

怎么用,用的对不对,谁都说不准,因管理水平和理念而异。

在不同的线条和不同的部门,用人者都涌现出一种判定人的价值的感觉,我觉得他行,哪就用着试试,我觉得他不行,哪就放养着再看看。。。。。
同样在不同的岗位和不同的分公司,在职者也都涌现出一种判定工作的价值,我觉得有前途,哪就呆着试试看,我觉着没什么意思,就准备走人。。。
在用人者和在职者两方中有个别做的优秀的能很好的判定自己的感觉,定好自己和企业的位置,所以他们做的好,也做的出色,比如玉林的邓永新,能做好自己,做好岗位,还能带着下面一批人做好自己。
然而是杯水车薪。企业大了,在用人和评定人的事上几个人的力量已经满足不了企业的用人需求了。

所以感觉一下,企业的用人和培训人的制度和体系真的是得有人来做了,统计下在职的,离职的岗位,在岗时长,离岗原因等等的数据····用人更多的是靠理性,也不缺乏数据的判定。

人力资源在我们企业还是有很多事要去做和要去解决的·····

既然这么多人都在乎用人和走人的问题,哪分享的再多,讨论的再多也得有人去做出点什么来才能解决问题吧。。。
  • 员工
  • 师傅
标题:

2011/1/24 14:02:09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稳定才有繁荣,人员稳定、制度稳定有利于企业发展,举个例子:有某块地,今天某领导说大家要种番茄,好,大家种番茄,明天另外来个领导,不喜欢番茄喜欢土豆,于是众人刨开番茄种土豆了,后天来个更强势的,非要种茄子不可。。。。。于是,这块地总没有收成。频繁的更换人员、决策,也是资源浪费,所以不能过于急功近利,而且,浮躁的行为方式后面往往隐藏着相当的不自信----姑且不说这人或企业的实力如何。营造一个稳定的、倡导实干的整体环境,新员工才有时间将理论结合实际,决策才有时间转化为效益。
对于跟不上步伐的少数,个人理解,能帮则帮,给予力所能及的岗位,出多少力给多少钱,也相当合理,这需要有科学完善的评定系统及合理的分配制度,去保障大多数埋头做事的员工的利益。至于开除哪个,我想,这时依据的应该是规章制度或法律,而不是简单的愤慨,而且企业也有社会责任,如果不是这样,所有的罪犯、好吃懒做者早被开除国籍了。
  • 员工
  • 关于沟通
标题:

2011/1/24 11:45:20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管理者则应掌控、引导下属做他应该做的事情,使力量往一处用,避免内耗,因此既要考虑怎么做,也要考虑怎么说。"支持!
  • 员工
  • 打酱油的
标题:

2011/1/24 8:46:05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理想的工作有四个特性:
1、 你喜欢的;
2、 你擅长的;
3、 能使你赖以谋得想要的生活质量;
4、 合法合情

优秀的人才的一些共性:
1、 敏锐的判断力;
2、 卓越的影响力;
3、 高效驱动业绩的能力。

    这两天看书得到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在我们总是抱怨工作不公、生活不公的时候,我们是否想了一下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对于那些离开了的同事,我们不能说他们就不优秀,而是他们有他们的职业理想;对于那些依然还留在企业的员工,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就是对自己价值的肯定。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在企业也是适用的,只不过结果有两种:一是差的员工被淘汰,留下好的企业;另一是好的员工被“淘汰”,留下差的企业。
    见证了太多老员工的离去,只是我们都不知道,有一天会不会要见证自己的离开?

  • 员工
  • 分享
标题:

2011/1/24 1:26:57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张泉灵:有人问我为什么总那么高兴。我说我的阳光是在心里的,浇都浇不灭。不相信纸面上的就是真相,但是相信大多数是好人;不相信每个人都无私,但相信自私的举动也有属于它的合理的理由;不相信人人都是英雄,但相信关键时候,总有人在支撑。不相信是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相信是自己的财富。
  • 员工
  • 分享
标题:

2011/1/24 1:16:00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楼下那个“分享”·····

不是我······

这些争论,都挺有意思,我这几天看《公司的力量》,纪录片,不长,只有10集

纵观公司发展成长的数百年,我相信,对于这些争论,大家都会产生更加高远和宽广的看法

郑重推荐

各位,晚安
  • 员工
  • 80后
标题:

哪个人没有缺点?

2011/1/23 22:53:51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哪个人没有缺点?
如果人人都没有缺点,人人都是圣人,那干嘛还区分什么领导?什么员工?还要领导干嘛?
我们单位现在的情况是所有同仁一并完成的,其中包括那些偷懒的。哈哈哈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某些人来讲,确实是缺少了太多的包容
市场经济,中国人学这个就是学得太过了。《经济学》中说,市场都有失灵的时候,在市场失灵的时候,还得靠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来拨正,以维持经济的正常。市场经济就是灵丹妙药?市场竞争就能解决一切?扯淡
  • 员工
  • 集智
标题:

2011/1/23 20:45:34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留言板反反复复就这么几个人在谈论,旁观者中肯学习的人或多或少也从中有所收益,如果有更多的同仁们参与进来分享你们的经验,于人于己都大有裨益 
  • 员工
  • 分享
标题:

2011/1/23 17:55:04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没有想法或者即使有想法也没有能力实施的人,适合做一线工作,按指令操作就行。他的贡献仅限于其个人的努力,应该着重看他怎么做而不应过多计较他怎么说。管理者则应掌控、引导下属做他应该做的事情,使力量往一处用,避免内耗,因此既要考虑怎么做,也要考虑怎么说。管理者的贡献依据其权限通过下属来表现,管理者如果没有想法、没有能力提高效率,是企业的悲哀。期望下属的想法都跟领导一样是不现实的,否则人人都可以当领导!
事要人做,不要以为自己有多么了不起,能做好所有的事;不管是多大的股东,不要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不要以为员工是来讨饭的,是来抢你“家”财的。
页次:1952/2394页,每页15条,共3590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