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次:2226/2396页,每页15条,共35934条   
  • 员工
  • 回公平
标题:

也谈质量

2007/10/14 19:25:13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公平讲我们这两个月的生产工人比以前的少,质量事故比以前少,我想问你是怎么得出来的,能让我们大家知道吗?不然我们就冤枉好人了,可是据我们了解到的是现在每个公司的生产都多加了一班人,那这些人是干吗的,这些就不算人了质量事故也比以前多在这就不说了否则又泄露了公司机密,公平你自已没有做好,就不要在这多嘴了,还是回到工作岗位老老实实把事情做好让大家看看,否则会被人笑掉大牙的xxxxxx
  • 员工
  • 本不想说
标题:

2007/10/14 17:09:07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拜托你们计划周详点,想好点再动,否则员工被折腾死!
  • 员工
  • 公平
标题:

客观事实

2007/10/14 17:05:56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
今年上半年的质量事故很少创下历史最好水平是事实;这两个月我们的质量事故比前几个月急剧增多也是事实;但在多也比几年前好这也会是事实(不信的话,可以用统计数据说话)。
另一方面:现在我们的质量事故曝光率最高是事实;大家对的质量事故的关注程度最高这也创下历史水平也是事实;大家对质量事故的容忍度最低这恐怕也会是事实。
再者:我们车间的操作人员现在是最少这是事实;我们的管理人员也是最少这也是事实;现在我们的效率最高这也是事实。
还有:我们今年对各种质量事故分析投入的力量之大;对各质量事故形成的原因的掌握乃至解决恐怕也是前所未有的。
综上,说明我们员工的质量意识大幅提高,说明我们管理水平有了长进,说明我们离我们原来的目标(六合水平)已经不远。凭什么可以说我们的管理比原来差了呢?就凭这两个月的数据?这些数据反映出来的情况确实不好,它说明我们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又碰到了新的困难,这也是事实。它还说明什么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我个人的观点是:他不说明我们没有前进,没有进步。它只代表我们前进得还很不够;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很多;我们可以改进的空间还很大很大;我们的路还很长很长。这就需要我们坚定信心、鼓足勇气沿着我们自己选择的道路百折不挠的走下去。
这就是我认为的客观事实。如有不对欢迎啪砖。
  • 员工
标题:

2007/10/14 16:59:31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不要老是一执行就变味,像是传话游戏。 
  • 员工
标题:

2007/10/14 16:57:21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不知道国家为什么还要设置那么多监督部门?
  • 员工
标题:

2007/10/14 14:45:06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顶“haha”
据说“六合”工资也是和产量挂钩的,他们并不盲目追产量。看来和我们的指标设置有关系。
  • 员工
  • haha
标题:

2007/10/14 14:34:24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我多次强调现在是管理不行,过分追求产量导忽视质量x一线的人工作量大,顾此失彼,错漏难免,错了被罚,你想他们会怎么做?还有开机过快会影响产品质量,就知道叫别人开慢点,工人是靠产量吃饭的,他会听吗?为何不去把机器喂料物理上调慢点,就象交警让谋个路段让车开慢点肯定很难,那么就设减速带,你想快都不得x觉得有道理的定一下!
  • 员工
  • 公平
标题:

2007/10/14 13:30:13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我们并不忌言在近一二月,由于市场销量的压力。我们在产品质量方面的管理力度有所削弱,部分干部员工质量意识淡化。这些问题早已被各级领导们发现并意识到,现在正在逐一解决,只有你在说是“没办法解决”的啰。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质量的监控手段有很多很多,原来体系专职检验人员太多,造成一线操作人员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是不关己的思想。我们正是为了前进才取消原来的品控,把质量控制点前移,目的是进一步的强化操作人员的质量责任感,从而从第一个环节就把好质量这一关。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至于现在出了一点问题,并不是这个方法的错,客观上有销量太大产不够销的因素,主观上有我们教育培训不够的原因。这些都是前进中出现的问题,现在都在解决的过程中。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呢?干嘛不容许别人进行一点创新呢?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能否进行自我完善、自我修复、自我更新。如果说我们没有一定的产品质量作为保证的话,我们能销那么多的饲料吗?养殖户都是傻子吗?
  • 员工
  • 公平
标题:

回“宝马750”

2007/10/14 13:28:43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看来"宝马750"的支持者还不少,你们冷静想过没有?既然“ 销量都快翻两番了”你还气什么?是不服气吧?说因为这不是你们亲自干出来的,你会说我出过“很大”“很大”的力,有点不客观不公平。但说这不是按你们的方法作出来的,所以你们不舒服,应该有那么点意思吧?
“贴金”怎么啦?成绩不够格吗?看来你的要求还不低。但你能同样要求一下你自己吗?你可能会说我更行。做啊!是驴是马拿出来遛一遛啊!没人给机会?谁给谁啊?你不在众人面前表现表现谁认识你是老几啊。我还自以为比布什还强呢!你“恶心”?“恶心”谁啊?如果一个团队不能为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不能用所取得的进步来激励自己,那他不如马上死去。他们活着为什么啊?就和你一样---“宝马750”?你太自信了不吧?
  • 员工
  • 顶宝马
标题:

宝马精神

2007/10/14 12:08:25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宝马750牢骚满腹,可是他发得不无道理!撤掉品控科是有悖于iso内涵的,应该做到保证产品出门前是合格的,而不是等出了问题才急忙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些问题不是单靠人的自觉行为就能解决的,尤其是一个由许多人组成的集体,光喊口号说加强自觉性那是不现实、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不但不能撤而且更应该加强品控,做到每个环节有人监控。不就是几个人的工资嘛,试算下:每出回大中小质量事故后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究竟是哪块多?光企业的质量品牌价值就不得了啊!学六和没有错,降低内部成本是明智的,但千万不能降低产品的价值!
  • 员工
标题:

2007/10/14 10:58:37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什么时候才能坐奔驰,开宝马呀!
  • 员工
  • hai
标题:

2007/10/14 10:52:55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顶 
  • 员工
  • 它山之十
标题:

2007/10/14 8:27:46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宝马750 " ,顶一下;
"不要紧"  ,鄙视你,只欺欺人,再次 
  • 员工
  • 宝马750
标题:

针对楼下的

2007/10/13 23:14:24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看了楼下的留言我突然觉得很恶心,明显就是在往自己脸上贴金、拍马屁。IOS不是一时一事能解决的,那我问问你ISO我们做了几年了?三年!!!三年的时间销量都快翻两番了,我们的管理水平比原来怎么样呢,我觉得是退后了,连关键的质量监控部门:品控科都撤了,质量谁监控?其实这些问题都被猛增的销量给掩盖了。
还有你说勇于承认但没办法解决这不算无能吗?我都不知道怎么还能说反映出志向和胸怀,切,IOS的循序渐进是在满足质量管理体系的前提下才说的,你能所我们现在已经达到这样的标准了吗?力源文化就是这个特点吗?就是达不到的都说以后解决,但根本就没办法解决,力源文化有这样的特点吗?ISO不是就靠内审员就能做好,是要全体员工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达到的。看了你的留言我真是气不打一处出,唉,力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怎么走就要看领导了,我们只能把肚里的牢骚拿出来发泄下而已。
  • 员工
  • 不要紧
标题:

回“haha

2007/10/13 17:30:18
访问“力源”的网站 给“力源”发送电子邮件
“haha”你这比喻不好,使人感到在你的眼里我们是什么都没“种”过的白痴,那力源的今天是怎么来的呢?你忒小看我们啦!我们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不代表我们无能,恰恰相反这正好反映出我们的远大志向和宽广胸怀。我们并不害怕人们笑话我们的起点太低,我们只想追求能不断地前进。这不正是ISO认证所提倡的循序渐进原则吗?这也正是我们力源文化的特点。在ISO的推行过程中人们有认识上的差距这是太正常不过的了,这正是我们ISO 宣贯活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当然这也绝不是一时一事就能解决的简单的事,它是一个我们得长期面对的工作任务。至于另外的个别风言风语,你就当它是“啦啦鼓”叫,借用你的话说,农民总不能因为听到它的叫唤就吓得不敢种庄稼了吧?现在各部门的内审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应该说我们或多或少又上了一个台阶。关键的是人们对ISO的认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培养出了一些新人,这就是我们取得下一个成果的最好保证。在此特向扎扎实实埋头在第一线工作的人们(特别是内审员们)问好!你们辛苦了!力源公司谢谢你们!向你们学习!向你们致敬!!!
页次:2226/2396页,每页15条,共3593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