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人生:谢谢你的意见!不过希望你能具体一点。我有两点不同看法想与你探讨,请见谅:
1)你是不是感到公司在培训上投入不足?是的,我们投入确实太少。但按我们现在这种样子,投再多钱进去,又会有什么效果?和六合比我们的培训费又少效率则更差。不该学别人提高一点效率吗?(我们现在有一个新的看法(不知对不对):我们认为过去我们进人太注重应届毕业生,而六合与我们正相反,结果我们的效果不如六合) 2)似乎你对我们企业有一些员工离开有一些意见。其实,我们对每个要离开的人都做过具体分析(对不对不敢说),我们认为70-80%离开的人是对的。他们应该离开,这对他们自己有好处,对企业也没有坏处。因为我们企业的理念不可能使所有的人都接受并满意,就算开始满意也不能保证一直不出问题。所以,出几起分道扬镳的事太正常不过了,决不是谁的错。当然,分手时由于意见不一斗斗嘴,讲几句气话是难于避免的,至于彼此间的评价不可能太正面,否则,一定是客套和“城府太深”罢了。其实我们企业员工流动率不是太高,而是太低了。不认同我们的观念的人不走,新人不能进来?队伍如何优化?思想如何统一?这是我们远不及六合的另一个毛病。 至于如何进行人性化管理等希望提点具体建议!再次谢谢! |
观念的笑话,发人深省:
不能讲狼牙山五壮士了,因为弹尽粮绝了还不投降,那叫“没有人性”。不能讲草原英雄小姐妹和戴碧蓉、欧阳海了,因为那是给黑暗的年代涂脂抹粉。不能讲岳飞是民族英雄了,因为他抗拒全球化,大搞窝里斗,屠杀少数民族兄弟,是野蛮的民族主义的“暴政前哨”。不能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了,因为那是赤裸裸的弘扬暴力,一个基层警官公然殴打优秀的民营企业家,破坏了招商引资的大好局面。不能讲武松打虎了,因为他是虐杀珍稀保护动物,造成景阳岗地区环境严重污染的罪魁祸首……有些学校连王愿坚的《七根火柴》也讲不下去,因为学生们质疑道:红军过草地,明知道没有人烟,为什么不带上方便面?起码的野外生存常识都没有,饿死活该。《白毛女》也讲不下去了,因为学生们认为那完全是瞎编: 喜儿为什么不嫁给黄世仁?杨白劳欠债不还钱,这是公然破坏法制,畏罪自杀,死有余辜。喜儿一旦嫁给黄总,就会过上民主自由的幸福生活,怎么会头发都变白了,最后投入了恐怖主义分子的环抱…… |
看了了大家在论坛里所说的一切,我不禁觉的有必要要说上两句。首先我觉得吧大家说得都有道理,关于人力资源部的考察感慨很有逻辑性,但是我就很是不明白的一点是在要走降低成本这条路时是否已经考虑到我们企业目前的情况适合,我们的背景、我们的企业文化理念是否问好呢?做为一个企业节约是一笔财富,但是我们是否想到我们已经真的浪费呢?我想降低成本的思路在80年代营销中可以形成战略性,但面对现在的市场它只能说是一个企业暂时性的维护现象其根本未能带动企业更大的发展。
就拿人事管理这方面来说吧,我们的培训来说我们的投入有多少呢?难道还要降低投入成本吗?在现在对于人才我们又是否真的懂得培训,是否又真的能留得住人才呢?是否计算过每年跳槽的人有多少、是否了解过他们为什么跳槽呢?我们一再强调人性化管理,但人性又体现在那里呢?问题出在那里呢?想过了吗?解决了吗? 或许认为是工资待遇,难道别的公司的工资就不能高吗?其实是我们的人性化管理他只体现在了理论而实践没有xxxxxx。 总之问题太多一下说不完,不过一句话“先把自己的事情解决好了再学别人!” |
俺打心眼里不想把“公司当作赚钱的机器”--可能上学时受的思想教育都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吧”--太理想主义了!
俺一直这样看: 企业是个舞台,让大家去尽情发挥聪明才智,洒下滴滴汗水; 企业是个平台,让大家站得更高,看的更远,实现人生价值; 企业是个机器,需要我们每个人发挥作用,正常高速运转; 企业是个港湾,停泊着我们未来的希望和感情的寄托。 --是不是也虚的很?不过要说企业是我们的赚钱机器的话,这感情上有点受不了······ 说到钱,符号?可能曲高和寡吧,建议从企业文化里删了吧,好听点是和寡,难听点是得不到认同!记得刚来公司是时这个是老员工们当作笑话讲给我们听的;经过这么多年了,大家都理解不了还认为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看来素质使然,不能强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