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我感觉不到,还是。看了liyuan所言,深有感触!企业有这样好的管理理念,为什么不为人所知呢,起码不是所有企业员工都知道!
高调唱的不错!实际应用中我个人认为有点“偏左”,好多如企业文化简介中所说并未做到,口号而已! 以下观点“一针见血”:独人乐乐,假乐!友人乐乐,小乐!众人乐乐,大乐!天下乐乐,极乐!所以我们提倡“双赢”,“多赢”,共赢。 所谓众乐、天下乐,不就是点点滴滴的小乐、假乐融合在一起,小乐、假乐是前提;难道公司认为员工(确切说应该是大部分员工)达到众乐境界了吗?(毕竟有一部分永不满足的人) 何不在公司搞个大范围的民意调查,看看员工是否“众乐、天下乐”! 金钱只是符号,你的价值的符号;(现实生活中,金钱是提升生活质量的资本,符号是对于有钱无处花的人而言,起码在公司拿金钱当符号我估计没几个) 你追求价值,而不是符号。 (那是在生活质量有了提升的前提下)金钱只是你以前价值的表现,能力才是你以后价值的基础。 (这点十分认同) 金钱是有限的不变的,能力是无限的发展的。愚者赚今天,智者赚明天;(没有今天何来明天) |
我们是一个股份合作制公司,所有员工都可以成为股东――我的主人。我开放热情,并不专一,谁也无法独霸我,对所有爱我人,我都会还之以情。我也非常自私小气,爱我的人必须同时喜欢我的以下“毛病”: 我们崇尚蚂蚁的集体主义团队精神,深知每个人的力量并不大,必须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相互提携、相依为命。我们把自己的理想寄在这里的时候,就同时决定全心全意相信这个集体、依靠这个集体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生目的。 我们认为独人乐乐,假乐!友人乐乐,小乐!众人乐乐,大乐!天下乐乐,极乐!所以我们提倡“双赢”,“多赢”,共赢。
我们也想大秤称金――同时富裕,但不行。我们不得不遵循市场经济――各尽所能,按绩取酬的法则,把自己当成劳动力商品;我们承认各种差距,进行公平交易。我们深深地懂得正是这些差距的存在,才给予了我们改进的动力。我们更懂得在无论我们中谁取得了一点点进步的同时,所有其他人都会有相应的受益。 我们尊重人才,但这个人必须“手比头高,做比说行”。我们不怕失败,也不会吝啬自己的那点力气,知道技能是靠大量的经验积累,只有勤奋才能使我们这群笨鸟不至于落群。 |
![]() 合作 创造 共赢 合作--是基础 创造==是主体 共赢==是目的 ![]() 为员工提供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为社会提供物美价廉的放心食品。使全体员工和部分有条件的经销商和养殖户一道不同程度的富裕起来 通俗说法 本企业就是员工们的挣钱工具 ![]() 双赢原则 企业内部双赢 企业外部双赢 无限责任原则 企业对员工的无限责任 员工对企业的无限责任 ![]() 造人先于造物 因人设事 事业决定于人员 ![]() 观念决定一切 观念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作为;作为决定地位。 ![]() 企业活力的实质就是企业的学习能力。 ![]() 金钱是你能力的表现,希望你永不满足,取之有道,本企业就是员工们的挣钱工具。 注意: 金钱只是一种符号,你的价值的符号;你追求的应是价值,而不是符号。 金钱只是你以前价值的表现,能力才是你以后价值的基础。 金钱是有限的不变的,能力是无限的发展的。 愚者赚今天,智者赚明天 道--技能、方法、社会规则等 =摘自力源职工教育《企业文化》 |
再谈“员工为什么不满意?”
——不少企业管理者,一味强调客户满意度,而很少过问员工满意度。 员工为什么不满意?问题多出在上面。很多辞职者表示,并不是对公司不满意,而是对管理者不满意,对自己工作的小环境不满意。 管理者在领导、经营的时候,你是否发现:员工工资和福利缺乏内部或外部的公平度?组织角色中存在员工甚至部门角色定位不准的现象?没有充分尊重员工的意见?员工没有自己做出承诺并努力实现承诺的机会和空间? 这些问题都是管理者自身造成的。 员工的离开,不是离开了公司,而是离开了管理者。 研究表明:员工的参与程度越深,其积极性越高。可是,在众多企业管理中,员工说话的机会太少,员工只是打工者,不是主人公。导致的必然后果是:员工对企业提出的目标没有亲和力、向心力,往往管理者满怀雄心壮志,却是一厢情愿朝前冲,员工在后面置若罔闻,目标变得可有可无。 员工满意度已经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企业管理的每一项工作中。可还是有不少企业管理者,一味强调客户满意度,而很少过问员工满意度。试想,一肚子怨气或苦水的员工,能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吗? 员工是产品和服务的主体;人才,才是企业的根本。 ------以上摘自“温氏”BBS |
企业是一个由多人组成的团队,每人都会有自己的对价值、道德、人生乃至对事物的看法,这些看法并不完全一致,但它们相互叠加、作用形成该企业认同的主流观念,所有企业观念的总和就构成了该企业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的意识形态。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由价值观、行为准则、企业经营管理哲学、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构成。 企业文化的特点: 它是一种客观存在。 一个企业无论其大小、民营或国有,无论其是否意识到,都存在自己的企业文化。 它是一种规则 指导企业的一切行为。 它是不对称的 企业中不同地位的人,对其有不同的影响力。 它是发展变化的 企业文化表现在七个方面: 一是风俗、习惯、舆论。 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舆论,有可能成为这个地方的企业的文化现象。 二是思维方式。 以一个事例来说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美国人和日本人一同遇到狮子时,日本人把鞋带系紧准备跑,美国人就嘲笑日本人:“你跑得过狮子吗?”日本人回答:“我只要跑得过你就行!” 三是行为准则。 美国人在办企业时,利字当头,而日本人则更讲究忠诚。 四是价值观念。 五是精神境界。 六是作风。 有的企业推行强势管理,有的企业倡导“仁”字。 七是待人艺术。 -摘自力源职工教育《企业文化》 |
封建残余?我看你是文化大革命残余才对,我们传统文化中这么深刻的东西怎可嗤之?“市场经济是残酷的”“优胜劣汰”,呵呵,你又懂多少?----肤浅~~得很!!
其实俺觉得公司当务之急确是解决公司的质量与管理两件事。其他的什么企业文化的虚的很!或者说对咱公司来说,谈企业文化还太早--公司规模和管理水平还稚嫩的很咧。尤其是管理水平,充其量算个成功的农民企业家。现在就去谈什么企业文化,就怕固步自封、麻痹自己。 另外谈多了也怕让人笑话--连张唐之都说咱管理乱,那估计领导们总结的什么企业文化也不入人家法眼。不如埋下头来搞好咱应该搞好的东西吧。你看质量,饲料这几年总是出问题,还一年比一年严重;养殖那里事情少点,不过据说鸡跟别人比没优势,倒还差点,卖得便宜点而已。 质量提不上来,主要因为管理跟不上,怎么办?先把什么企业文化找角落放下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努力提高提高管理水平、管理素质再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