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政猛于虎,以往天下没统一,一国行苛政,还有别国可逃,现在四海归一,无地方可逃,苛政会逼着天下人反抗。嬴政,你想象得出天下人都反抗你时,会是个什么样子吗?
各地旧王室贵族带头,各地民众虽然没有了武器,却纷纷拿了农具,削尖了树枝竹杆而起……嬴政,你试着在脑子里描绘这幅景象!“老人说话有点像梦呓,也有点像鬼神附体的巫者。 “有那么严重吗?”始皇想用笑的口吻来缓和一下气氛。 但老人仍旧自言自语地说下去: “其实什么忠君爱国都是假的,百姓要忠要爱的,是能够让他们过好日子的人。孟轲说的话中,有一句是我平生最欣赏、最佩服的。” “哪句话?”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是为民设的,并不是为君而生而活,但近代的君王想法正好相反。嬴政,你认为天下人民都应该为你而活,为你而死吗?” |
五月三日凌晨,天空突降暴雨,这是南宁到目前为止下的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场雨,南宁公司的成品仓库和原料仓库以及车间都有不同程度漏雨,情况十分危急,员工都下班休息了,在这关键时刻,庞逢德、陆松堂、刘扬平、王家茂、梁运发、邓玉龙、马志江、黄绍力、杜家成、陈留建、黎加旭、李添华、黄有邕、刘登权、何开富等、你们放弃休息时间,自觉自愿的奋起抗灾,一直干到凌晨三点,你们保护了公司财产,使公司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你们是好样地,南宁漓源为有你们这样的好员工而感到骄傲,公司号召全体员工向你们学习,你们以实际行动过了一个有意义的五一劳动节,公司向你们致敬,并将适当予以奖励。 |
对于罗卜坑的比喻我认为很恰当,就象人才的成长一模一样。首先我们来看罗卜坑是如何形成的?拔出一个罗卜就有一个坑,但这个坑对其他罗卜是没有意义的,不是大就是小或者是根须无法植于土壤。那有用的罗卜坑是如何来的呢?我认为主要罗卜自己挣出来,不是吗?罗卜从一粒种子开始,如果事先就给他一个大坑哪他与土壤就无法亲密接触,自然就无法生存。这时他只需要一个小小的恰够放置自己空间,随着外部条件的适宜,他内部的生命力勃发了,他要长大 了。原来的空间已经不够,这时你是靠外力移开它的土壤,还是靠它自身顽强的生命力去挣开周围的土壤来形成一个更大的也是最适合自己的空间,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了。
在这里我并不想否定外部条件对罗卜生长的作用,我只是借此告诉新来 的大学生--你们的位置只能靠你们自身的力量去挤出来!你们要象一粒罗卜种子一样扎身于基层,从一件件小事做起,不要好高骛远,一点点的扩大自己的空间,总有一天世界将会属于你们! 我们并不讳言我们企业存在很多弊端,这些弊端的改进需要很多人的努力,其中你们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因人设岗是由于我们的发展空间太大而相对人力太少,实践也证明我们公司的发展是先有人才有的事业,漓源饲料如此,利源养殖如此,生源、佳益也不例外。。。。毛病的存在正好说明我们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现在大家都在为力源的发展问诊下药,相信力源的明天会在你们手上更加辉煌灿烂! |
说到招大学生,发表几点看法:
这几年招的大学生,大多数都留下来为公司贡献力量,本人觉得很难得;据俺所知,不管是正大还是希望,这方面都不如咱。 不过还是值得反思: 第一,每次招生回来,去招生的同志都会向公司帮申请点“特殊政策”。 第二,每次招生回来,去招生的同志都经常性的请招来的大学生吃饭聚一聚(掏自己腰包)。 第三,每次招生之后,似乎都换另外的人去招生。 为什么会这样呢?俺认为:1、“特殊政策”是因为招生时承诺的月薪和实际的标准差别太大--连临时工的收入都不如,没点“特殊政策”留得住谁啊!2、既然公司政策难以适应现实,就搞点个人魅力吧!3、一个正直的人哪还忍心继续行骗呢? 俺再总结:首先个人魅力高于公司政策,暂时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喜可贺--公司领导确实不错(当然是个人魅力)!其次公司政策很难适应现今时代的发展--领导们应该也有共识--否则也不会承诺高于实际标准的月薪,低收入招不来人嘛!最后,个人魅力较高的领导毕竟有限,再去招工不知谁去啊! 以上不知当否,请领导指正,谢谢! |